“青山不墨千秋画,澧水无弦万古琴。”1300多年前的盛唐时期,诗人李白游历澧河一带时,曾留下诗句盛赞这里的山水。
考古发现,平顶山市叶县常村镇文集村旁曾有一处临着澧河的集镇,自唐代至元代一度繁华。或因当年战事频繁,集镇上居民的平静生活被打破,纷纷将珍贵物品藏于地下。虽然这处集镇后来消弭于无形,至今仍能通过地下的文物及遗迹一窥往昔盛景。
(相关资料图)
2008年,文集遗址的考古发掘入选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该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地里屡现“宝物”
文集遗址标志碑 王春生 摄
文集村处于叶县西南隅的平原地带。3月13日上午,春光明媚,记者一行从市区出发,沿平桐路南行,至叶县通往南阳方城的330省道向西,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紧临公路的文集村。
文集村看上去并不大,路边是清一色的新式楼房。村里也有一些挑脊式老房子,保留着旧时乡村农舍的古朴风貌。村子南临澧河,村西是南水北调干渠,宽阔高大的干渠高出地面数米,一渠清水荡荡北流。
在文集村东南路边一处翠绿竹林旁,两块相邻的文集遗址标志碑引人注目,上面分别刻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
“如果不是前些年考古发掘,根本不知道村里地下会有这么多文物。”文集村党支部原书记潘世佑年届八旬,至今仍是文集遗址文物保护员。潘世佑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在他看来,文集村和附近村子一样普通,但又有着不寻常之处,多年前村民们下地耕作时,不时会发现有铜钱、瓷片冒出来。
今年50多岁的文集村党支部委员潘锋也多次听闻村民在田地里发现旧时代物件之事。潘锋说,村里还有人挖出过茶盏,“杯子上有盖,青绿色,跟电影里地主喝茶用的一样”。
“以前地里边发现过铜钱、瓷碗,有人来收,稀巴烂贱就卖了。”60多岁的郭姓村民说。
一条街“旺”到金元
文集村和文庄村之间是南水北调干渠。站在高耸的文集跨渠公路桥上,潘锋指着南侧干渠以西、百米开外的大片绿化带及田地,称“那里就是文集遗址当时的考古现场”。
潘锋讲解文集遗址考古发掘地点 王春生 摄
2006年至2008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省、市、县三级文物部门组织的考古队在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5000平方米。考古队发掘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水渠占压部分。
“当时的发掘成果证实,这里是宋金对峙和元代时期极为繁华的一个集镇。”曾参与过文集遗址考古发掘的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米柯莱说,文集遗址文化层堆积丰厚,平均深度近两米。考古发现遗迹1700多处,纵跨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七个朝代,“文化层关系很清晰,如一幅幅图画,展示了文集不断变换的容颜”。
唐代早期,遗址内只有几个灰坑和灰沟,应该是农田的排水设施。唐代后期到北宋,有大面积的硬土踩踏面,出现两座单间房屋。研究人员判断,当时这是一处广场性质的大型活动场所。金代时期,出现大范围青褐色垫土和青砖砌墙的单间、排房,其中一处排房六间相连,东西长17.1米,南北深8.1米。金代末期至元代,则以大型庭院式建筑为主。元末至明代,仅在遗址东北部有一个建筑基址,上面有座历经多年完成的大型庭院式房屋,内有一些清代器物。遗址北部有一批清代墓葬,显示该遗址已被废弃。
遗址的中心是一条宽阔的路。这条路从唐代后期开始使用,自西向东横贯遗址中部,房屋及其他所有遗迹都在路两侧依次排列,然后分别向南北方向纵深展开,正是一条繁华的街市。
“周边没发现寨墙之类的墙体。”米柯莱说,宽阔的街道、排列整齐的排房和大型庭院式房屋,出土的大型吻兽类房屋构件,集中的大型地灶与火池,都说明这是一处自唐代延续至明代,在金代渐趋繁华的大型民间商品流通、交易场所。
街道在东部呈漫弧形折转至东北方向,转弯处向南分出一个岔道,直抵澧河北岸,研究人员判断,那是通往河边码头的专用道路。
窖藏现往昔繁华
黑釉瓷碗
钧瓷洗
白底黑花瓷盆
最能展现文集往昔繁华的,当属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窖藏坑,有的藏有大量精美瓷器,有的是成缸的铜钱。
米柯莱说,2007年初,考古人员在遗址内清理出一个十分罕见的金代瓷器窖藏坑,共出土36件金代瓷器,较为完整的有17件。其中一件盏有托有盖,可以组合成一套完整的茶具,是当时国内发现的唯一能配套使用的金代钧瓷,“专家说,这改变了人们对金代钧瓷的认识,也为宋金元瓷器断代提供了新资料”。
“钧瓷、青瓷同在一个窖藏坑内的现象非常少见。”米柯莱说,这批瓷器均出自民窑,但部分瓷器是满釉支烧,使用了官窑的烧造工艺,制作精美。
在随后的发掘中,还发现储藏有铜钱币的窖藏坑,其中一个窖藏坑内出土的铜钱重800多公斤,绝大多数是北宋铜钱,也有南宋和金朝的铜钱。“金朝遗址发现南宋钱币,说明当时南北方仍保持着经济交流。”米柯莱说。
整个发掘过程中仅各类窖藏坑就发现30多个,大多属于金代,最晚可能至金末元初。大都是制作精良的钧瓷、青瓷,民间常用的白瓷较少,可以推测其中大部分瓷器应是专供销售的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青瓷玻璃质感强,与汝州张公巷窑出土瓷器相仿,一些青瓷又与宝丰清凉寺出土瓷器相仿,研究价值和意义巨大。
花鸟纹三彩方盒
一些文物档次较高,其中一件花鸟纹三彩方盒十分华丽,出土时盒内残留不少白色粉末,可能是女性的化妆用品。
窖藏坑大多位于房屋基址内或附近,其中很多是口小底大的竖穴圆形坑,还有少数为方形坑及带有地道的洞室。窖藏坑的口、壁、底加工较为规整,有的还用火烘烤过。许多都是子母坑,子坑内大都放有一只或几只用来盛装物品的瓷缸、瓷盆、陶盆等。
一些专家认为,窖藏坑遗留下的大量瓷器和当时南宋与金王朝征战不断有关。当年南宋军队越过淮河进攻汝河流域时,居住在汝河支流——澧河岸边小镇的金朝民众弃家而逃,临走时将一些较珍贵的生活用品埋藏起来。而战争期间一些瓷器商户一去不返,就留下了储藏完整瓷器的窖藏坑。
在平顶山博物馆“文集世景”展厅,数十件瓷器藏品大都是文集遗址出土的,以瓷盘、瓷碗、瓷盏为主,有白瓷、黑瓷、钧瓷,还有天青釉瓷,见证着文集的往昔繁华。
“如今的澧河早已不能通航,但古时文集的兴盛应该与澧河水运的发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米柯莱说,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地灶有的是三连灶,这说明当时的饭馆生意很好,有时要用几个灶来生火做饭,而出现的大量骰子、围棋子,则说明这里或曾开设赌场等娱乐场所。
“这个一度极为繁华的集镇,为何后来逐渐没落乃至废止,个中原因尚无答案。”米柯莱说。
来源:平顶山晚报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